河南省人大代表、方城縣博望鎮(zhèn)黃金梨種植大戶鄭海鷗,這個新年過得異常忙碌。她正籌謀著打造完善“視頻直播農業(yè)”模式。
“我打算建立自己的電商團隊,開發(fā)APP軟件,尋找更多的特色農產品。”鄭海鷗說,她希望通過打造一支本土化的電商團隊,完善“視頻直播農業(yè)”模式。具體來說,這種模式可以通過場景直播、互動直播,進而完成訂單銷售。
在她看來,這一模式對于消費者而言極具吸引力,比如他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在直播電商平臺上看到自己所訂的農產品生長狀況、運輸狀態(tài)等。
關于增加農民收入,回到農村創(chuàng)業(yè)的鄭海鷗有著獨到的見解。“農村不起眼的農產品, 通過微信、 微博、淘寶、抖音等直播,就能讓銷售更加直觀和時尚。”
而傳統的農業(yè)和現在時髦的傳播方式結合起來,更是產生了想象不到的巨大價值。這也是鄭海鷗打造本土電商的初衷,“將真正有特色的綠色農產品售賣到有巨大需求的城市。”
比如,農戶習慣在收完花生后的“賦閑”土地里種上當地土菜,以前這些土菜*多賣到一元一斤,通過互聯網能賣到三元一斤,而且?guī)滋鞎r間就賣出了三四千斤。此外,村民自己蒸的饅頭等有故鄉(xiāng)味道的年貨亦是十分火爆。
“我希望能讓更多人關注農村、了解農村。”在鄭海鷗看來,新農村為年輕一代新農民提供了廣闊天地,新農村同時也需要有火熱干勁的新型農民,大家各種新思路、新方法帶到農村去,農產品會賣得更好,農民就一定能夠富起來,農業(yè)才能強起來,農村才能變得美起來。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