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吊操在线观看国产视频,亚洲日本色色一区,日本XXXXX黄区免费看,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致富經 > 湖南永州:草莓紅了 日子甜了(圖)
        湖南永州:草莓紅了 日子甜了(圖)
        農業(yè)網   時間:2019/1/30 9:50:00  來源:湖南日報  閱讀數:425

        草莓

          近日,麗日當空,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尚里仁鄉(xiāng)卿家巷村的大棚果蔬采摘園里,火紅的草莓星星點點,采摘草莓的人們一撥接著一撥。

          采摘園的主人、村民賀海蛟滿臉堆笑,一邊熱情地招呼顧客,一邊對記者說:“我們這些無技術無資金的貧困戶能成功脫貧摘帽,全靠黨的‘*扶貧’政策好。”

          賀海蛟今年51歲,妻子鐘小金48歲,上有81歲的老父親,還有兩個孩子。過去,賀海蛟兩口子沒技術,家底薄,只能在家里種幾畝薄田,空閑時外出干點粗活、重活,勉強糊口,成了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5年,湖南女子學院扶貧工作隊進駐卿家巷村。不久,扶貧工作隊找到賀海蛟夫婦,建議他們發(fā)展大棚果蔬采摘園。賀海蛟動了心。然而,經過思前想后,他還是打起了“退堂鼓”,他說:我一不懂技術,二不懂市場,三沒依靠,要是虧了怎么辦?

          了解到賀海蛟的苦衷,扶貧工作隊安排他到廣西興安縣葡萄、草莓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學習,到湖南農業(yè)大學、省農科院拜訪專家。他非常珍惜學習機會,認真向專家請教,如饑似渴地學習大棚種植技術。2015年底,賀海蛟學成回來后,扶貧工作隊又幫他爭取到了國家扶貧信貸資金的支持。2017年,賀海蛟在村里流轉20畝土地建大棚,種起草莓、西瓜和葡萄。

          然而,賀海蛟剛開始并沒有聽從扶貧工作隊的建議。為了節(jié)省成本,他沒有請專業(yè)人員搭建大棚,以至后來,眼看就要收獲的草莓因為大棚倒塌全部損失。他還想當然地把葡萄苗套上塑料袋進行藥物除草,導致葡萄苗受到嚴重藥害。同時,由于對市場預計不足,賀海蛟沒有種植省農科院*的西瓜品種,而是種植甜瓜,種出來的甜瓜沒有賣相,結果也無人問津……

          初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賀海蛟損失慘重,后悔不已。然而,扶貧工作隊仍幫他分析失敗的原因,并幫他申請信貸支持,重建大棚,還請來湖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教授指導,保住了大部分的葡萄苗。還召集到村里開展“三下鄉(xiāng)”活動的學生義賣甜瓜,幫他挽回了部分損失。

          痛定思痛,賀海蛟從此嚴格按照專家的建議搞生產,認真實施有機栽培技術。不久,紅火的鮮草莓成熟了,西瓜不但賣相好,還特別香甜。扶貧工作隊又發(fā)動廣大愛心人士,通過互聯(lián)網、微信等,推介賀海蛟種植的草莓、西瓜。大家紛紛前來采摘,賀海蛟的草莓、西瓜價也“水漲船高”,草莓每公斤售價在25元以上。

          從此,賀海蛟一家的生產生活邁入了良性發(fā)展的軌道。2017年,賀海蛟一家實現綜合純收入10多萬元。“脫貧不是夢,實現小康才是我們的夢想!”賀海蛟充滿信心地說。2018年,賀海蛟和村民一道,擴大生產規(guī)模,并乘上“中國社會扶貧網”的快車,把農產品銷到全國各地,收入節(jié)節(jié)高。村支書秦遞國介紹,201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接近9000元。

          賀海蛟心中的發(fā)展藍圖已經構畫得更加清晰:發(fā)展葡萄加工,爭取今年建起新房,3年內買新車……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因互聯(lián)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lián)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lián)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