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路這么干凈,見到一片樹葉都想順手撿起來。”5月27日,韓莊鎮(zhèn)部落村村民陳新庭的一句話道出了湯陰鄉(xiāng)村公路發(fā)生的變化。部落村地處崗區(qū),曾因道路不暢,不被外人知曉。近年,隨著安陽市湯陰縣農村公路的建設和提升改造,不僅村容村貌更加干凈整潔,村民的素質也隨之提高。去年11月,該村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
湯屯路是湯陰縣的一條主要縣道,途經白營、伏道、瓦崗、五陵4個鄉(xiāng)鎮(zhèn)。該路路面寬22米,全段綠化、亮化,并在沿途建設8處社區(qū)景觀小花園,成了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該縣2016年實施的伏道至宜溝道路項目全長14.6公里,惠及2個鄉(xiāng)鎮(zhèn)20余個村莊。途經的崗陽、南陽等村莊,修路之前,由于坑洼連片,群眾白天走路都像扭秧歌,深一腳,淺一腳。遇到下雨,用群眾的話來說,村子里能撐船。路修好后,不僅好走了,而且道路兩側都有排水溝,下雨天,群眾連膠鞋都不用穿了。農村公路建設助推了生態(tài)宜居美麗鄉(xiāng)村建設。
農村公路建設修的是路,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lián)系的是黨心民心,鞏固的是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2014年以來,湯陰縣通過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集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06條200余公里,完成投資3.2億元。該縣通過完善安防、排水等設施,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而且改善了農村居住環(huán)境,增色了上百個美麗鄉(xiāng)村。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