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在湖南省東安縣白牙市鎮(zhèn)爐頭江村,廢棄的農藥瓶隨便扔,三名幼童撿到后當“可樂”爭著喝,*后造成兩名幼童中毒身亡;2年前,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qū)陸營鎮(zhèn)一名3歲男童撿到一個乙草胺農藥瓶子,把里面的藥劑倒出來,用饅頭蘸著吃下造成中毒……類似的由農藥包裝廢棄物造成的中毒事件,幾乎每年都會發(fā)生。
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毒,從表象上看,來源于使用后丟棄的農藥包裝物,但從根源上看,起始于隨手丟棄廢棄包裝物的農藥使用者。然而,無論是“中毒”的田土,還是“扔毒”的使用者,應該沒有人想故意造成中毒事件的發(fā)生。那些不經意隨手“扔毒”的農藥使用者也清楚,這些包裝廢棄物中殘留的農藥,不僅會污染空氣、土壤和水體,也會被自己種植的農作物所吸收,甚至也可能會因為誤食誤用造成人畜禽中毒。關鍵在于,農藥包裝廢棄物一直缺乏回收、處置的有效途徑。
因此,除了農藥使用者,農藥的生產者、管理者、經營者都要主動肩負起責任。農藥生產企業(yè)必須負責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農藥經銷商負責所銷售農藥的包裝廢棄物的收集和暫存;農藥管理者應當主動作為,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長效機制,從根源上“防毒”。惟其如此,把生產的源頭、經營的出口、管理的關口把住了,使用者才不會隨意“扔毒”,進而確保農業(yè)綠色發(fā)展,農村環(huán)境美麗。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藥